2000多年前,中國通過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把絲綢、瓷器、冶鐵、耕作等商品和技術,傳播到了中亞、東南亞、歐洲等地區,改善了當地的生產力和生活水平。
如今,中國正努力讓古老的絲綢之路恢復往日的輝煌。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提出五年來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今后,“一帶一路”戰略將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成為我國實現國民經濟穩定增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新動力,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持續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一帶一路”戰略立足于我國與沿線國家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致力于打造區域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將在促進沿線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持續呈現出劃時代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意識到發展“一帶一路”與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休戚相關,這對政府、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那么,“一帶一路”對于砂石骨料行業來說意味著什么?砂石骨料行業又將如何促進“一帶一路”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為砂石骨料行業創造機遇
“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無論從人口總量還是經濟總量上來說,都孕育著巨大商機。
“一帶一路”將極大拉動砂石骨料行業需求。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為加快提升我國與周邊國家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水平,形成區域交通運輸一體化,交通運輸是優先發展領域。“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多數處于經濟發展上升期,無論是從國內需求或是未來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分析,這些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均極其旺盛,按照規劃,未來10年間基礎設施投資將會達到50億人民幣,因此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著眼點,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建項目的落地實施,大量的基建計劃和項目,極大拉動了砂石骨料的需求,為砂石市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力,砂石骨料行業將迎來大機遇!砂石骨料的需求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砂石骨料行業要緊抓這個大機遇,加快行業發展的步伐,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項目合作建設!
就基礎設施而言,鐵路、航運等交通設施是重要的先行者之一。中國交通運輸部此前發布消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中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中國—東盟海運協定》等130多個雙邊和區域運輸協定,涉及鐵路、公路、海運、航空和郵政等多個方面,各項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據統計,中國通過73個公路和水路口岸,與相關國家開通了356條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海上運輸服務已覆蓋“一帶一路”沿線所有國家;與43個沿線國家實現空中直航,每周約4200個航班。同時,還簡化了國際鐵路聯運辦理手續,促進中歐間國際鐵路貨物聯運,開展國際鐵路運郵合作。在具體項目方面,中巴經濟走廊“兩大”公路和瓜達爾港、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及其港口城和漢班托塔港、印尼雅萬高鐵、肯尼亞蒙內鐵路、希臘比雷埃雷夫斯港、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道整治工程以及中俄跨境橋梁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啟動或投入運營。
據統計,2013年10月到2016年6月,由中國國有企業承建的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達38項,涉及“一帶一路”沿線26個國家。這些項目的實施及所取得的重要進展,將有助于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貿易和人員交流,帶動就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而在近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透露,在此次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期間,在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簽署共約50多項合作文件。
建筑垃圾資源化可以助力砂石骨料為”一帶一路“更好的實施保駕護航。
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工程項目方面,我國已經開始實踐,技術方面,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已經相對成熟,絕大多數建筑垃圾都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建筑垃圾經過篩分、資源化,可以制成再生混凝土、再生無機料、再生砂漿和再生預制構件等再生產品,繼續投入到建筑的制造之中。
在項目實踐方面,國內已經有大規模把建筑垃圾用于實體工程的經驗,在陜西,已經建成西咸北環線高速公路,項目把建筑垃圾廣泛應用在路基填筑、特殊地基處理、路面、小型預制構件和臨建設施中,共消化建筑垃圾570萬噸。在北京,第一個正式規劃建設、手續齊全的建筑垃圾處置廠日前已經完工并開始試運行,80%的建筑垃圾能夠被制成再生產品。在山西大同,今年7月底,全國首個建筑垃圾資源化CCER碳交易示范項目——大同市建筑垃圾資源一體化工廠項目一期工程有望竣工,8月投入使用,項目建成之后,可處理城市建筑垃圾150萬噸到200萬噸,生產再生骨料、再生活性微粉、公路用無機料、干混砂漿、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制品、陶粒、園林土等。
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與各國基建合作項目紛紛上馬
自“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砂石骨料行業中的企業已經率先行動了起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
“一帶一路”實施以來,我國國際合作的主要項目:
中老鐵路
中老鐵路由國內段昆明至玉溪、玉溪至磨憨段與老撾境內段磨丁至萬象鐵路組成,昆明至玉溪段年內即將開通;玉溪至磨憨段正加緊建設,其北起玉溪,南至中老邊境口岸磨憨,正線全長509公里,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60公里,為國鐵Ⅰ級電氣化鐵路;老撾境內段磨丁至萬象鐵路全長418公里,已于去年12月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奠基儀式。中老鐵路是聯通中老兩國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老鐵路不僅大大改善老撾交通條件,對發揮鐵路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服務保障功能亦具有重要意義。
中緬鐵路
中緬國際鐵路起點為中國云南省昆明市,終點為緬甸最大城市仰光。按照規劃,昆明至仰光鐵路全長約1920公里,中國境內段昆明至瑞麗鐵路全長690公里。據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資料,目前昆明至瑞麗鐵路已建成長350公里的昆明經廣通至大理段,規劃昆明至大理段在2010年以前改造為復線鐵路;新建大理至瑞麗鐵路長340公里,預計投資100億元,目前已經動工建設。
中孟友誼七橋
其全稱為阿斯瑪特·阿里汗橋,位于孟加拉國巴里薩爾大區馬達里普市東郊,路線全長4.96Km,主橋卡茲爾特克大橋694.16m,寬13.3米。項目建成后有效縮短了孟西南地區至吉大港的運輸距離。這是中國政府應孟加拉政府要求進行的援建項目。該項目位于孟西南地區馬達里普縣阿里爾坎河,橋梁全長696米,工期30個月,工程進展順利。自1986年以來,中國政府共幫助孟加拉國建設了六座橋梁,有效緩解了孟交通擁堵和洪災損失狀況,項目完成后被孟政府和百姓一致評為優質“民心項目”,命名為孟中友誼一橋至六橋。
帕德瑪大橋及河道疏浚項目
全長6公里的帕德瑪大橋由中鐵大橋局承建,是連接中國與東南亞泛亞鐵路重要通道之一,不僅連接孟加拉國南部21個區與首都達卡交通,結束了這些地區與達卡之間擺渡往來的歷史,也使中國和印度泛亞鐵路的南部對接,對深化中國與南亞及周邊國家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中國電建以11.1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68.50億元。)價格中標全球最大河道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項目。中國電建集團旗下的中國水電港航公司日前擊敗美日韓及歐洲眾多專業疏浚公司,成功中標世界規模最大的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工程。
三家央企聯手收購土耳其第三大碼頭
土耳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節點,Kumport碼頭位于馬爾馬拉海西北海岸的Ambarli港區內,靠近伊斯坦布爾的歐洲部分,占據歐亞大陸連接處的重要戰略地理位置,距離黑海航線必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僅35公里,是黑海和地中海之間的咽喉要地,是土耳其第三大集裝箱碼頭。碼頭現有岸線長2180米,6個泊位,最大前沿水深達到-16.5米,可以接卸當今最大的集裝箱班輪。目前其集裝箱吞吐能力為184萬標準箱,并可以進一步擴建至350萬標準箱。目前,這個項目已經竣工。
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產業園
2012年4月1日,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與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席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開園儀式時,提議中國在馬來西亞創建“馬中合作產業園”。對此,溫家寶總理予以積極回應。同年6月,中馬雙方共同在吉隆坡簽署了《關于馬中關丹產業園合作的協定》。自此,由中馬兩國總理親自推動、兩國政府合作共建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區,與中馬欽州產業園一起,成為了世界上首個互相在對方建設產業園區的姊妹區。
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
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簡稱:中白工業園)位于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近郊,由中白兩國合資建設。中方股東為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哈爾濱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占60%股份;白方股東為明斯克州政府、明斯克市政府和白俄羅斯地平線控股集團公司,占40%股份。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重點發展的項目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細化工、高端制造、物流倉儲等產業。工業園位于明斯克國際機場附近,交通便捷,總用地面積91.5平方公里,一期工程用地面積8.5平方公里。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的建設標志著這一迄今為止中白兩國經貿合作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在經過4年醞釀后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沙特延布煉廠
此項目位于沙特西部延布市附近的石油化工工業區,以沙特重油作為原料,設計加工能力達40萬桶/日。該煉廠每日生產超過1350萬加侖超清潔交通燃料及其他高附加值煉油產品。2015年12月,延布煉廠獲得“2015年普氏全球能源獎之年度建設項目獎”。延布煉廠的主要設施包括世界領先的餾分油氫化裂解器及兩臺加氫處理裝置,每日可生產26.3萬桶超低硫柴油燃料。通過含有連續催化重整裝置的汽油加工裝置,延布煉廠每天可生產近10萬桶清潔汽油。此外,延布煉廠的延遲焦化裝置,通過熱裂解工藝將渣油化為石油氣、石腦油及石油焦,滿足全球燃料需求,助力工業發展。
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建立在中哈兩國霍爾果斯口岸的跨境經濟貿易區和區域合作項目,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區域合作的示范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連接通道已經正式開始動工建設。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立在中哈國界線兩側毗鄰接壤區域,主要功能是貿易洽談、商品展示和銷售、倉儲運輸、賓館飯店、商業服務設施、金融服務、舉辦各類區域性國際經貿洽談會等。
絲路書香工程
“絲路書香出版工程”是中國新聞出版業唯一進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項目,于2014年12月5日正式獲得中宣部批準立項,規劃設計到2020年,其中2014至2015年重點項目包括5大類8項,涵蓋重點翻譯資助項目、絲路國家圖書互譯項目、漢語教材推廣項目、境外參展項目、出版物數據庫推廣項目等。
絲綢之路生態文化萬里行
這一活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平臺,以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為宗旨,向世界傳播數千年中華民族之精華,證明中國乃“聰明睿智之所居,萬物才用之所聚,圣賢之所教,仁義之所施,詩書禮樂之所用,異敏技藝之所試”的文明禮儀之邦。建設地點在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市、意大利米蘭市,中國福建省泉州市等。如今項目已經竣工。
應將砂石骨料項目納入“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的一部分
將砂石骨料項目納入“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的一部分是我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先進理念,“一帶一路”作為一個能夠促進沿線各國發展,并且能夠得到各方支持的重大舉措,將砂石骨料項目先行納入“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的一部分十分有必要,具有可行性。
但同時對于政府以及企業提出了要求。
其一,政府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產業進入前期,應該布好局,選好點,順勢而為、循序漸進,為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需求這一產業的國家牽線搭橋。
其二,砂石骨料企業要積極參與并且主導產業發展。積極調研沿線相關國家砂石骨料產量、需求等相關情況,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利好好“一帶一路”,更好地為“一帶一路”提供服務。
“一帶一路”戰略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發展方面將會給砂石骨料行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事,而是各國共同的事業;不是中國一家的利益獨享地帶,而是各國的利益共享地帶。“一帶一路”建設要不斷豐富和完善“一帶一路”的理念、構想和規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來自全國的砂石骨料企業要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良機。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速公路建設、高速鐵路建設、機場港口建設和水利大壩建設等項目建設領域,以高品質的砂石骨料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建設利益和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美好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