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垃圾運到中心處置

居民家中淘汰下來的舊家具、舊電器等大件生活廢棄物怎么處理?去年6月24日,蘭溪市大件垃圾處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居民只要撥打蘭溪市城管熱線96310或88929720進行電話預約,環衛工人就會免費上門收取,此舉為大件廢棄垃圾找到了歸宿。據了解,建立處置中心,對大件垃圾進行全產業鏈處置,這一模式在全省尚屬首創。

拆下來的席夢思彈簧
分類處理 資源化利用
蘭溪市大件垃圾處置中心投資300余萬元,占地面積約2667平方米,配備了中轉壓縮機、破碎機、打包機、叉車等設備以及運輸車輛等,工作人員5人,包括駕駛員1人,接線員(內勤)1人,處置工人3人。
1月11日,走進該中心,只見該中心分拆解破碎區、修理復原區、展示區、轉運處置區、分類堆放區五個區域,其中分類堆放區又分金屬類,橡膠、塑料類,木材可燃燒類,電子、電器類,有害有毒類五個區域,拆解后的垃圾分類堆放,都有自己的“歸屬”。在這里,廢舊家具被拆解后,如舊沙發、席夢思上的木頭、彈簧等都作為可利用資源被回收利用,廢木料捆成捆,有的木塊經粉碎處理打成包,這些廢木料裝車運往發電廠,制成燃料棒、燃料顆粒,是生物質發電的好燃料;彈簧無法用壓縮機處理,拆下來后整齊地碼成堆,待集中運到鋼廠回爐鑄造…… 工作人員介紹,對收運到中心的大件垃圾,他們每件都要進行分類、登記、拍照、備案,篩選出有修復價值的放入修理復原區,安排專業修理人員進行集中修復;無修復利用價值的,因內含金屬、木材等材料可拆解利用,則送入拆解破碎區,進行專業拆解,分類回收利用。據統計,收集來的有近10%大件垃圾具有修復再利用價值。大件垃圾中還有部分不可回收利用和有毒有害垃圾,如不妥善處置,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該中心與浙江紅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將電子類完全拆解不能利用部分和有毒有害類垃圾,統一運送至該公司水泥窯,作為固體廢物進行處置。通過分類處理,大件垃圾達到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
該中心通過捐獻收集(市民自行將大件垃圾運送至處置中心)、上門收集(市民通過電話預約,環衛工人免費上門收集)、無主收集(環衛工人收集清運堆積在公共場所的無主大件垃圾)三種主要收運模式,至今為止,已收集大件垃圾4967件,處置4254件,修復337件,免費贈送給市民136件,實現了大件垃圾“變廢為寶”。收集預約電話經前期張貼海報、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目前在蘭溪已家喻戶曉。據統計,收集到的4967件大件垃圾中,市民打電話預約后收集的有946件,通過社區工作人員打電話聯絡收運的有630件。

修復展示的舊家具
政府買單 公益性服務
在修理復原區看到,經修復后的舊家具煥然一新,被放至展示區分類陳列。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這些家具是回收后修復的,參觀者還真以為跟家具市場賣的樣品沒什么兩樣。 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還通過新聞媒體、網絡進行發布,為市民提供認領、置換、贈送等服務,有需要的市民可到處置中心免費認領修復后的物品,也可用家中淘汰下來的大件物品進行置換,實現資源整合流通。同時,中心也將修復后的大件物品贈送給生活困難戶、福利院、外來務工者等群體和單位,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給他們帶去方便。據統計,目前被市民認領的修復好的物品有82件,中心贈送出去的物品有54件。
蘭溪市蘭江街道大路口村村民鄭云林新造了三層樓房,有的房間還沒有購置新家具。去年12月6日,他到中心認領了一張玻璃桌。鄭云林說,只要登記下身份證就能領走自己看中的家具,認領手續很方便。 蘭溪市環衛處主任金銀良說,大件廢舊家具體積大、占地大,過去環衛工人收集運輸有困難,送到垃圾壓縮站處理,對設備損壞很大,大件垃圾處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對大件垃圾進行源頭分類化收運、中端無害化處置、末端資源化利用,體現了垃圾分類及環保理念。目前,該中心已成為蘭溪市垃圾分類科普基地,經常有市民和外地參觀者前來參觀學習,蘭溪市中小學校還將中心作為“第二實踐課堂”,對中小學生進行垃圾分類和環保理念教育。目前,該中心已接待市民13批,中小學生5批,其中外地參觀者就有240人次。 蘭溪廢品回收站多為個人經營,經營規模和條件都比較有限。金銀良認為,回收處理廢舊家具需要場地、設備、人工,一般廢品收購站難以承擔,蘭溪環衛部門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實行由政府買單提供公益性服務,從無償服務到有償服務需要一個過程。
“社區規定禁止居民區內隨意扔棄舊家具,但還是有居民趁晚上偷偷將家具丟棄,很難找到責任人。”蘭溪市蘭江街道蘭花社區負責人詹秀玲說,以前社區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經費用在廢舊家具清運上,有了大件垃圾處置中心后,社區工作壓力減輕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