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寧夏建材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寧夏于日前出臺了《建材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實施方案》,未來將嚴控水泥產能總量、嚴禁新增產能和兼并重組優化區域產業布局,逐步淘汰日產1500噸及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直徑3.2米及以下的水泥粉磨設備。
建材工業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原材料行業。截至2015年末,規模以上建材企業145戶,從業人員1.6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5.1億元,占全部工業的4.6%。其中水泥行業實現產值37.4億元,占建材工業總產值的33.5%,是我區建材工業的主導產業。與2010年相比,石膏、墻體材料、建筑陶瓷、玻璃制品等占整個建材工業中比重雖有所提升,但整體規模偏小、裝備技術落后、創新研發不足,水泥“一業獨大”的建材工業局面仍未有效改善。多年來積累的結構矛盾和傳統增長方式帶來的水泥產能嚴重過剩、新興產業發展緩慢、適應新需求產品不足等矛盾日益顯現,行業增長下行和效益下滑嚴重制約著行業健康發展,推進建材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行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我區化解水泥產能400萬噸,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1800萬噸以內;水泥綜合能耗達到國內平均水平,企業污染物排放全部達到國家標準;42.5級及以上產品消費比例達到60%以上,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水泥熟料排名前4家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85%以上;建材深加工水平和綠色建材產品比重穩步提高,質量水平和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建材工業整體效益好轉,主要行業銷售利潤率接近工業平均水平,全行業利潤總額實現正增長。以先進綠色建材技術裝備輸出的國際產能合作取得積極成效。
在淘汰落后產能,依法整治不達標產能的同時,我區還將加快調整轉型升級,推動綠色智能發展。支持具有發展優勢的園區建設綠色建材產業園區。推進構建全國統一的綠色建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