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訊,湖南省砂石協會——上海嵐致科技專場交流會在長沙舉行。與會代表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砂石骨料行業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進行探討。
資料顯示,我國砂石骨料生產企業有近2萬家,湖南省有采礦制砂生產企業1898家,河道采砂企業數百家。生產企業管理粗放,資源利用率低,安全隱患多,無證開采、亂采濫挖現象屢禁不止,這都是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現象。
近些年,國家對礦產資源開采、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一大批國有大中型建筑企業和建材企業進入機制砂行業,傳統砂石骨料企業不得不面對行業轉型升級的挑戰。
同時,國家層面對砂石骨料行業也是高度重視。2015年9月1日,工信部、住建部關于印發《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加快機制砂石工業化、標準化和綠色化”。2016年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發展砂石骨料,積極利用尾礦廢石、建筑垃圾等固廢替代自然資源,發展機制砂石等產品”。
如何助推砂石骨料行業創新發展?上海嵐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工學博士徐志剛認為,我國砂石骨料產業需通過六個轉型實現新的發展。即經營模式轉型,組建大集團,并延伸產業鏈,增強實力;管理模式轉型,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型;區域范圍轉型,面對“新型城鎮化”和“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要從小區域市場向大區域市場、從大區域市場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轉型;生產方式轉型,傳統生產模式將迅速被淘汰,企業必須向工業化和現代化生產方式轉型;產品質量轉型,目前機制砂石骨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要提升產品質量,做專業、做精品;環保措施轉型,治理礦區環境,加強粉塵收集、廢水處理再利用。
“當前,砂石骨料已不是家門口的傳統作坊。要想馳騁海內外‘砂場’,要想站穩腳跟,成為砂石骨料業界的成功者,就要學習和運用先進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應用最新的技術,不斷開拓創新,加強合作,才能實現新的發展。”湖南省砂石協會會長李建科認為。
他表示,接下來省砂石協會將致力技術創新、科技進步,研究開發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促進產業工藝和裝備技術升級,促進技術水平整體提升。組織、引導、協助會員企業“走出去”,參與“絲綢之路亞歐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并拓展多邊投資貿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