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貴州被列入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8月,貴州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就全面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部署。為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任務以項目化、產業化、實物化的方式進行精準落實,相關部門迅速組織力量,編制了第一批大生態十大工程包和綠色經濟“四型”產業發展引導目錄。貴州省將“綠色經濟”的內涵表述為:以促進可持續增長和增進民生福祉為目標,以節約自然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基礎,不斷提高自然資本在發展中的比重,體現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結合資源稟賦、生態條件、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貴州省綠色產業劃分為四型十五種產業。
產業引導目錄,將綠色產業具體細化為400個條目:
環境治理型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服務業、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等兩種產業,具體有礦山生態恢復工程、膜技術處理關鍵技術開發、高效除塵煙氣脫硫脫硝等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等44個條目。
生態利用型產業,包括山地旅游業、大健康醫藥產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林業產業、飲用水產業等五種產業,具體有溫泉旅游及溫泉資源綜合開發、苗藥產品開發和應用、飲用天然礦泉水等137個條目;
循環高效型產業,包括原材料精深加工產業、綠色輕工業、再生資源產業等三種產業,具體有再生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產業化、尾礦廢渣等資源綜合利用、重復用水技術應用等142個條目;
低碳清潔型產業,包括大數據信息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型建筑建材產業、民族特色文化產業等五種產業,具體有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電動車充電樁建設、新型墻體和屋面材料開發與生產等77個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