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和《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要求,為進一步加快煤機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創新能力,提高裝備的國產化水平,支撐和推進煤炭工業的現代化發展,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十二五”期間,我國煤機裝備制造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年產千萬噸綜采成套裝備、千米鉆機、千米深井建設和提升裝備等實現了國產化,綜采放頂、充填綠色開采、大型液壓支架、環保高效干法選煤等裝備及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極薄煤層采煤機、大型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大型環保高效全自動化壓濾機等裝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行業整體還存在著大而不強的問題,缺少世界級大型企業集團和品牌,大型高端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如國際知名企業集團。
面對能源革命的新要求、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為煤機行業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挑戰。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ㄒ唬┲笇枷?/p>
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能源革命的新要求,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拓寬生產技術服務型領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著重對現有煤礦的設備更新換代和技術改造,積極打造國際市場競爭的新優勢,推動我國煤炭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的轉變。
?。ǘ┗驹瓌t
堅持產品安全高效可靠的原則。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把質量優先作為煤炭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生命線,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提高煤炭機械制造科學化水平。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原則。把創新擺在制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強自主開發和再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再創新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堅持整體優化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智能化、數字化、系統化作為技術發展方向,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重點以“三機一架”為突破口,加強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攻關,提高國際市場競爭能力。
堅持綠色制造與綠色產品相結合的原則。把綠色、節能、輕量化和清潔生產作為企業發展的方向,調整產品結構,改變高投入高輸出的傳統粗放型發展模式,采用以資源、能源的高效利用為特色的集約型發展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ㄈ┌l展目標
以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發展目標,推進煤機裝備制造的產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先進產能。
建設智能制造工廠3個、智能生產車間5個。爭創一批中國馳名和著名品牌。打造30個省級著名商標、15個中國馳名商標。
科技投入穩步增長,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平均達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
研制一批智能化、自動化設備及裝備,推進六大成套裝備創新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二、重點任務
(四)提升制造加工現代化水平
根據國家實施機械發展“五大”工程,力爭煤機裝備制造企業建設工程或項目進入國家級示范項目。
1、建設煤炭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工程,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到2020年,力爭建成1家國家級煤炭制造企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2、建設煤炭裝備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一是積極推進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二是著力研發智能產品和智能裝備,為建設智慧煤礦和智能型選煤廠提供所需的設備和成套裝備。加快制定智能制造的相關技術標準。
3、加強煤炭制造業強基工程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制定煤炭制造業“四基”發展指導目錄,開展煤炭制造業強基示范和技術應用推廣。加強企業與科研院校、生產企業的技術攻關和合作,在耐磨鋼板、高壓密封件、大型軸承、傳感器等核心基礎零部件及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研發和產品的國產化。
4、建設煤機綠色制造示范項目,全面推行綠色發展。到2020年,力爭建設6家綠色煤炭制造示范工廠和2家綠色煤炭制造示范園區列入國家級示范。
5、建設煤炭高端裝備創新工程,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到2020年,自主研制放頂煤綜采成套、薄煤層綜采自動化、充填綠色開采成套、快速掘進成套、大型液壓支架系列、大型礦井提升裝備等“六大”成套裝備的先進技術并到達世界領先水平。
?。ㄎ澹┭兄浦悄芑叨搜b備
1、智能化、自動化開采技術。研發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成套裝備、高速運輸裝備、礦井提升裝備智能化技術及裝備、煤礦用遠距離控制智能鉆車(全方位)、智能化乳化液泵站系統、智能型快速裝車系統、煤礦智能供配電與節能技術與裝備,推動3D打印新技術、新工藝制造水平和能力。開發大深度、智能型地質勘探技術及裝備,無人機、直升機航測技術與裝備。
2、安全高效綠色開采技術與裝備。研制煤巷高效快速掘進、鉆錨和巖巷一體化快速支護技術與裝備,研制兼有掘進、支護和運輸功能的搖臂式掘進機。研發出直徑1.5米,基于頂管掘進技術的小斷面巖巷快速掘進裝備。研制大型露天礦連續、半連續開采生產系統的國產化成套裝備。
?。╅_發實用性安全高效生產裝備
研制新一代煤礦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研發基于互聯網+的礦業感知、管控、設備技術與銷售系統。研制瓦斯(煤層氣)高效抽采利用技術與裝備,研發煤層瓦斯含量快速測定裝備,研發低濃度和全濃度瓦斯綜合利用及安全保障技術及裝備。安全高效環保節能的輔助運輸設備及裝備。
研制煤礦巷道關鍵點巡檢無人飛行器。研制呼吸性粉塵濃度在線連續檢測裝備及個體監測儀。研發采掘工作面粉塵防治和超前探測等關鍵技術與裝備。
(七)實施品牌建設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達到2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院)數量達到15個。打造一批(30個以上)具有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省級著名商標。充分發揮現有煤機企業“十大中國馳名商標”引領作用,依托山能、遼寧、西安等煤炭制造企業集團優勢,爭取獲得5個中國馳名商標。
?。ò耍┘涌焐a性服務業發展
鼓勵企業發展互聯網等移動電子商務等創新模式,創新業務協作流程和價值創造模式。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科技服務業,發展壯大第三方物流、節能環保、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融資租賃、人力資源服務、技術服務、生產運營總承包等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撐能力。
(九)推廣先進技術與裝備
1、智能化無人(或少人)工作面綜采技術與裝備,薄煤層自動化綜采成套裝備。
2、推廣礦井地質小構造精細探測技術設備。
3、高效充填開采技術與裝備。
4、大斷面巷道高效掘支技術,煤、半煤巷道快速掘進技術與裝備,以及掘錨一體化技術與裝備。
5、新型煤礦安全監測監控及信息化管理技術與裝備。
6、小型煤礦機械化改造成套裝備。
三、保障措施
?。ㄊ╅_展產品和機械制造標準化建設
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通知的要求,開展煤機制造裝備的產品和加工制造標準化建設,積極參與有關國家標準的制訂和修訂工作,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選擇市場化程度高、技術創新活躍、產品類標準較多的領域,采用企業或企業聯合制定相關標準方式,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建立標準化專業機構對團體標準公開的標準開展比對和評價制定,強化社會監督。
?。ㄊ唬┓e極加快人才培養
推進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養、評價和激勵機制,改進行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解決關鍵人才短缺問題特別是高級技工方面,建立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標準,創建企業大師工作室,培養企業技術大師,充分調動和激發職工創新的積極性。
(十二)進一步推進企業走出去
積極建立國際貿易及技術信息交流平臺,重點建立貿易交易機制和聯系機制。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國際化創新網絡,積極開展煤機裝備制造的先進技術國際合作和交流。加大國際標準跟蹤、評估和轉化力度,推動與主要貿易國之間的標準互認,結合海外工程承包、重大裝備設備出口和對外援建,帶動我國產品、技術、裝備、服務“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