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洛陽礦山機械廠?李克強總理在河南的第一站為何選在了這兒?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洛礦”就已聲名顯赫。它是毛澤東主席親自批準的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156個大型項目之一。
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是它的顧問。
它的首任廠長紀登奎,后來做過國務院副總理。
國務院原副總理兼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勛也曾任洛礦的副廠長。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也在這里工作過9年,當過車間主任。
大企業推動“雙創”的鮮活樣本
洛陽礦山機械廠一連串的“最大”頭銜,彰顯了它在共和國制造業領域的地位和榮耀: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世界最大的礦業裝備和水泥裝備制造商,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制造企業之一,中國低速重載齒輪加工基地,中國大型鑄鍛和熱處理中心……
正因其擁有強大的重型裝備制造能力,使洛陽礦山機械廠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被人們譽為“中國工業脊梁,重型裝備搖籃”。
雖是如此,產業改革的浪潮也讓中信走上了變革之路。2013年2月起,洛陽礦山機械廠作出了實施戰略轉型的重大部署,在內涵上,從制造型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在商業模式上,從主機供應商向成套服務商轉型;在外延上,從本土化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并提出今后3年平均不低于3個“五六七”指標,即國際市場份額50%、成套市場份額60%、新產品貢獻率70%。
“企業無論規模多大,一旦失去創新優勢,就無法做到大而優、優而強。洛陽礦山機械廠的發展之路,實際上是一條創新之路,一條身在重裝行業、卻跳出重裝行業的差異化發展之路。”洛陽礦山機械廠董事長任沁新說。
2014年,公司為瑞典LKAB公司研制的半移動式破碎站成功進行工廠試車,標志著公司產品首次叩開歐洲高端市場大門,首次挺進北極圈。
2015年4月15日,公司位于洛陽伊濱區,亞洲最大最先進的“高端電液智能控制產業基地”正式宣布全面投產,洛陽礦山機械廠“跨界”殺入電力電子行業。
今年8月,洛陽礦山機械廠進入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5年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名單。
目前,洛陽礦山機械廠聘請10位院士、15位行業領軍人士,引領組建18個技術創新團隊,并建立了勞模工作室、大工匠工作室和工人創客群體,直接參與者逾500人,帶動4000多名一線工人成長成才,堪稱大企業推動“雙創”的鮮活樣本。
集眾智匯眾力
9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大連考察時提出,“只要集眾智匯眾力,我們就一定能成大事,就一定能為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僅僅7天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便成為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會議決定,要利用“互聯網+”,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格局。
河南“雙創”干得咋樣?
獲悉,截至今年6月底,省級以上創業孵化載體已達75家,累計孵化培育企業共7537家,在孵企業達到4357家。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557家,全省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9257家,占全省中小企業總數的1.85%。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48家,總數已達106家。
其中,鶴壁市積極引進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創辦了國立光電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洛陽市大力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全市已建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專項孵化基金總額3000余萬元,在孵企業總數接近7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