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克林曼
助力中國建筑垃圾循環利用
自90多年前成功出口第一套固定式礦料加工設備以來,克林曼的破碎篩分設備始終以注重精致細節的品質和成熟的技術、豐富的專家經驗及量身定制的個案解決方案,贏得了全球客戶的青睞。今天,克林曼成為全球再生材料加工移動式和固定式破碎篩分設備的專業技術領導者。
“1982年,維特根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實現了維特根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2010年,維特根旗下專業制造破碎篩分設備的百年企業克林曼進入中國市場,很快占據中國建筑垃圾破碎篩分設備市場半壁江山。相信,借助中國新型城鎮化契機,我們將實現另一個奇跡。”維特根(中國)機械有限公司總裁韋策圖表示,“我們愿意為中國建筑垃圾的循環再利用,為中國經濟科學發展助力。”
維特根集團旗下公司克林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0年前,在20世紀20年代已經有第一臺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投入施工。至60年代,公司致力于固定式破碎篩分設備的生產。到80年代中期,克林曼成為制造履帶底盤移動式設備的先驅。2013年,克林曼在推出了新型顎式破碎設備MobicatMC110Z和MC110R,進一步擴充了克林曼著名的EVO產品范圍。新型MobicatEVO系列設備從根本上進行了全新設計,其適用性更強、效率更高,再次彰顯了克林曼引領技術的行業翹楚形象。
在中國的30多年間,維特根中國一直積極與各大相關院校和科研機構共同承接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致力于國際領先的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和應用,期間更是史無前例地推進了中國公路再生循環技術規范、滑模攤鋪技術規范等的出臺,并進行了大量的工程應用。在推進中國的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的進程中,維特根中國一直踐行著企業和協會副主任委員單位應履行的社會責任,發揮國際公司的優勢,不斷組織中外學者在該領域的互訪、交流、學習。這種國際間的互訪和交流,對行業管理、技術規范的建立,甚至具體的項目運作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建筑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更加復雜,具有更大的挑戰性。維特根集團和維特根中國均設立了獨立的技術部門,包括研究材料、工藝和裝備等各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最大限度地提供各項保障。維特根中國還將一如既往的和協會、各科研單位和具體的項目實施單位共同努力,踏踏實實做好每個子課題的探討和研究,完成好每個項目。
“維特根中國服務理念和服務行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機器銷售和產品服務,更重要的是體現在項目實施前的可行性方案和設備選型的交流、溝通;以及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密切配合;并針對每個具體方案進行實時調整及完善方面。貼近用戶終身服務,創造最適合最優化的方案,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完美統一才是維特根的最高最真的目標!”韋策圖說。
“上海山美”
為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產品和服務
上海山美重型礦山機械有限公司是中德合資的破碎篩分設備制造商。山美擁有現代化的加工制造能力和優秀的研發人員,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對新產品、新技術的大力研發,使開發的產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能夠給客戶提供全系列破碎篩分設備和完整解決方案。產品包括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立式沖擊破碎機(制砂機)、振動篩、細砂回收裝置、輪式移動破碎站和履帶式移動破碎站。產品在建筑垃圾處理、礦物加工、砂石骨料生產等行業和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已經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山美依托多年的經驗開發的建筑垃圾成套處理設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0年,山美與全球破碎機行業的領先者—德國哈茲馬克(HAZAMAGA)公司攜手成立了中德合資企業,成為國內第一個中德合資的礦山機械企業。山美運用國際化先進管理,通過德國工程師的培訓,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哈茲馬克作為破碎篩分行業的百年企業,是反擊式破碎機的發明者,也是世界上建筑垃圾處理的領導者,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固定式建筑垃圾生產線。哈茲馬克向山美轉讓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建筑垃圾處理設備—履帶移動式破碎設備,完善了建筑垃圾處理設備生產線。
另外山美擁有在建筑垃圾處理過程中對輕物質等的去除技術和設備。能夠給客戶提供建筑垃圾處理解決方案。
山美一切以客戶為導向,以客戶成功為企業之成功,以誠信經營為發展之基石;秉承技術領先、質量過硬、價格合理、服務周到為生存之本,我們的目標是為全球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
“邯磚”經驗打造新亮點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社會和經濟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同時建筑垃圾的產生量日趨增加。如何妥善處理好這些建筑垃圾,最大限度降低對城市環境、衛生和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破解城市發展中垃圾圍城的難題,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成為城市管理部門面臨的嚴峻考驗。
河北邯鄲全有生態建材有限公司在邯鄲市委市政府、市城管局等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制成新型墻材,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譽為“邯磚”經驗,認為其形成了“建筑垃圾建材化”的新亮點,實現了三節(節地、節水、節煤)、三潔(環境潔、空氣潔、生產潔)、三化(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該公司董事長寇全有向記者介紹,以同樣生產3.6億塊標準磚為例,與以往生產粘土磚相比,每年可節省取土57萬立方米,節約占用耕地430畝,節約建筑垃圾堆放占地380畝,同時可消納粉煤灰9.6萬噸,節約標準煤3.6萬噸、減少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硫860噸。該項目為如何科學處理建筑垃圾,徹底解決由建筑垃圾引發的破壞環境、污染水源、侵占土地、影響市容等諸多社會問題,找到了一條成功且有效的方法。為發展循環經濟,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開辟了新的途徑。
作為河北邯鄲首家利用建筑垃圾轉化生態建材的大型企業,該公司目前設計年生產新型墻材折標磚3.6億塊,每年處理城市建筑垃圾120萬噸。
據介紹,邯鄲全有公司在建筑垃圾循環利用工作上已擁有10年實踐經驗,目前已發展成為再生混凝土、再生環保磚、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設備、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咨詢服務的實體企業。先后承擔了省級、國家級的專項課題研究8項。近年來通過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在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相關研究與實踐上,又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3項發明專利的豐碩成果。
寇全有表示,建筑垃圾并不是廢物,而是建材行業的有效資源。只要能保證建筑垃圾“從哪來,回哪去”的原則,即“建材產品回歸建材產品”的原則,就能實現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的方針政策。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必將成為一個惠及子孫萬代、造福人類的當代又快又好的民心工程!如果中國的每個城市都能將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做實、做好,中國節約土地的紅線將絕不會超過。
河南盛天
為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的工作,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要高效處理和利用建筑垃圾發展循環經濟,就必須形成完整的建筑垃圾處理產業鏈,將建筑垃圾的收集、分揀、回收、儲運、處理、再生利用、產品經營等一體化,才是實現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的有效途徑。
綜合我國目前建筑垃圾處置實際情況,借鑒當前國內外建筑垃圾處置的成熟技術和先進經驗,在北京建筑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及相關專家的鼎力支持幫助下,河南盛天環保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制定了科學有效的《城市建筑垃圾系統解決方案》。該方案采取固定處置和移動處置相結合方式的進行建筑垃圾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對于我國所有城市和地區都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為城市建筑垃圾的處置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
基地生產。依靠“建筑垃圾科研示范基地”,與設置在鄭州城區周邊的建筑垃圾臨時收集處置廠配合,進行環保建材的生產。基地生產具有產量大、效率高、利于組織生產的特點;廠區環境幽雅,生產生活設施完善,組織健全,機構完善,保證各項工作按照現代企業模式進行規范管理和集約化生產運營。
現場處置。為了有效實現拆除工程的環保化、無污染、零排放,盡可能不從施工現場排出建筑垃圾,避免清運過程的二次污染,公司利用移動生產設備,按照政府要求或企業需求,直接在大規模拆遷改建工地現場進行建筑垃圾的處置和成品生產。移動生產設備,單臺(套)日處理建筑垃圾4000立方。各種規格的砂石骨料可以代替河沙,用作抹墻灰漿或砌磚灰漿的主要原料,也可以用作筑路原料或填筑路堤等;對于不能利用的廢渣余土,則用于土坑回填及堆山造景等。
就近處置。針對城區框架大、垃圾清運距離遠、運輸費用高的難題,公司直接在建筑垃圾產生地附近設置臨時收集處置廠。臨時處置廠的廠房和設備都是可拆卸、可移動的。當附近的建筑垃圾處理任務完成后,全部設備和廠房都能夠及時撤離,不浪費任何土地資源,讓稀缺的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國家住建部、工信部,河南省人大、發改委、建設廳、科技廳,鄭州市城管局、住建局、科技局等相關部門多次到公司調研、指導工作,對公司研究編制的《城市建筑垃圾系統解決方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擬向全國推廣。
“北京鼎創”
勇創輝煌
北京鼎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建筑垃圾生產新型建筑材料再生無機混合料的新型建材公司,公司2003年成立以來,致力于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截至目前,已取得各項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
多年來,北京鼎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公司參與了《廢混凝土再生技術規范》和《城鎮道路建筑垃圾再生路面基礎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等的編寫,為標準編寫提供了大量基礎數據。2013年公司取得了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公司擁有技術人員50余人,其中高級工程師4人,工程師6人,實驗人員10人及30余名普通技術人員。以通用設備為基礎進行改裝,滿足對建筑垃圾進行破碎、篩分的需求,形成進料與粗破系統、分選系統、二次破碎系統等。生產出合格的粗細骨料,滿足產品對原材料的需求。
通過多年的生產實踐和產品試驗,北京鼎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積累了大量的基礎試驗數據和生產經驗,通過企業技術研發形成了完善的工藝流程及生產技術,再生產品符合相關部門制定的驗收規范,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公司擁有5條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的生產線及設備,年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以上,生產的無機混合料廣泛用于北京市市政工程建設中。
“許昌金科”專注建筑垃圾資源化12年
12年踐行“倡導循環經濟、促進資源再生”的理念,一心專注于建筑廢棄物的資源化再利用—經過十多年的不懈探索,許昌金科建筑清運有限公司形成了涵蓋了建筑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和資源化再利用完善規范的產業鏈,實現了從建筑廢棄物到再生建筑材料的循環。
作為許昌市規劃區范圍內建筑廢棄物再利用特許經營單位,許昌金科成立專業、環保、信息化為一體的建筑廢棄物運輸隊伍,總結出獨特的“四步回收”工藝,從源頭上保證了建筑廢棄物的“純度”,為后續生產再生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資源化再利用方面。引進了德國的建筑廢棄物處置設備,并進行自主技術研發,攻克了處置環節的輕質物分離等多項技術難題,達到了每小時處理350噸以上建筑廢棄物的能力。引進美國再生建材成套生產設備。為了更完全實現以建筑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公司和設備生產商技術人員反復研究、實驗,完成了原有設備的技術改造。在配料、攪拌、成型、養護、碼垛等工藝流程全部實現自動化。
目前,許昌金科每年可處理再利用建筑廢棄物400多萬噸,為全國范圍內的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積累了新經驗,被稱為“許昌金科模式”。近幾年來,金科公司審時度勢,已成功將“許昌金科模式”推廣到河南省信陽市、安徽省淮南市和江蘇省蘇州市。
為了掌握該領域的前沿技術,公司加大與高校、科研單位的合作力度,強化公司內部的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盡可能縮短科技轉化為成果的時間,讓科技真正融入到生產工藝中,滲透到再生產品中,提高再生產品高科技附加值。
目前,已獲得授權專利13項,涵蓋了生產設備的改造、再生產品的種類開發、環保設施工藝的研制等方面。建設有許昌市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申報河南省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已通過評審。
目前,利用建筑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再生產品有五大類五十多種。公司再生產品被河南省住建廳認定為新型墻體材料,被河南省發改委認定為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再生產品已納入許昌市政府采購范圍,在許昌市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公司的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被國家發改委認定為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榮獲住建部“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公司是“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示范基地”、河南省和許昌市重點上市后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