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臨汾市獲悉,截至目前,該市已累計建成智能化煤礦12座,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17處。近年來,臨汾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精神,以“煤炭與數字技術一體化”融合發展為主攻方向,錨定“減人提效增安”目標,高位推動、積極投入,煤礦智能化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
數智提效,持續推動取得新成效。煤礦智能化建設是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內容,市縣兩級高度重視,高位推動,周密部署,全力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該市建成的117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中,正常狀態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減人率可達30%左右,掘進工作面減人率可達20%左右。采煤工效平均提升20%左右,單產平均提升10%以上;掘進工效平均提升20%左右,月進尺平均提升10%以上,煤礦企業在“減人增安提效”方面成效逐漸顯現。同時,臨汾市高度重視煤礦智能化建設內涵,有效推動智能化建設由“側重硬件”逐漸向“整體協同、有效管用”轉變,由“從上至下推動”逐漸向“自下而上、上下聯動推進”轉變。
數智賦能,能源產業呈現新態勢。在煤礦智能化建設過程中,臨汾市積極選樹典型,加強示范引領,在全市范圍內擇優遴選了一批起步早、標準高、成果好的煤礦智能化建設標桿企業,深度提煉挖掘,加強推廣宣傳,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不斷增強推進智能化建設的內生動力。東泰鑫源煤業攜手華為、鄭煤機建成山西省首套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有效避免采用傳統采煤方法造成資源回收率低、采空區易自然發火、煤質變化影響大的弊端,是開采技術和采掘裝備史上的一次歷史性變革,開創山西區域煤炭行業新高度;中煤華晉王家嶺礦與中國礦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礦井安全生產視頻AI智能分析關鍵技術研究和厚煤層協同智能放煤工藝多模式融合的智能化放煤控制技術研究,入選國家能源局匯編的《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典型案例匯編清單》;富家凹煤業與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開發出國內首臺低矮型半煤巖快速掘錨成套裝備,實現了掘進、支護、運輸的平行作業,達到了一次性成巷的效果,提高了整體掘進功效。華為煤礦軍團扎根臨汾,眾多全國知名智能化廠商在臨汾創業投資,前沿技術、先進設備在煤礦推廣應用,進一步加快了煤礦智能化產業集群化鏈條式發展,開創了臨汾能源產業新態勢。
數智增顏,煤炭行業展現新形象。臨汾市以“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為目標,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不斷減少井下危重環境的作業人員,降低礦工勞動強度,提升煤礦安全生產保障能力。華寧焦煤建成6.3m一次采全高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達到了設備就地、集中、遠程三級網絡管理,大大降低作業人員勞動強度,減少了現場作業人員數量,提高了作業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取消了夜班生產,實現了一周雙休和法定節假日休假;韓咀煤業建成綜合調度運輸管理系統,通過高精度定位和智能調度,實現人員運輸直達工作面、物料運輸安全連續高效運輸模式;王家嶺煤礦建成機器人智能巡檢模式,提高了作業效率,減少了現場作業人員。隨著煤礦智能化建設的推進,礦工的工作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現場作業時間明顯減少,幸福感與安全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