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云南省“無廢城市”建設情況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省聚焦“無廢城市”建設,構建形成“十四五”時期“6+3”、“無廢城市”建設格局,堅持高位推動加強規劃統領、機制先行強化工作統籌、改革創新完善制度體系、試點探索創新建設模式、培訓幫扶提升工作能力、理念引導加大“無廢”宣傳,通過系列舉措的實施,全省“無廢城市”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固廢、農業廢棄物等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也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
201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開啟“無廢城市”建設改革試點工作。2022年4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大理市被納入國家名單,同時,楚雄州、麗江市、蒙自市和河口縣同步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全省“十四五”時期“6+3”、“無廢城市”建設格局逐步形成,并邁出堅實的建設步伐。
作為“無廢城市”建設的省會城市,昆明市緊扣五大領域推進工作。加快推進工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創建了6個國家級綠色園區,系統推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全市磷石膏綜合利用率2023年突破70%,尾礦廢石綜合利用申請專利3項、建成項目5個,年利用尾礦約320萬噸、采礦廢石150萬噸。農業固體廢物方面,蔬菜廢棄物年處置量約60.4萬噸,推進秸稈“五化”利用,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農膜回收率分別超過90%和85%。出臺《昆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99%、焚燒處理占比97.2%,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超過60%。建成昆明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中心1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1個。
圍繞“無廢城市”建設,楚雄彝族自治州指導牟定縣積極探索城鄉一體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處置模式,統籌城鄉發展與固體廢物管理,著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創建無廢鄉村“五化并舉”,實現“一時干凈”向“時時干凈”,“一村干凈”向“村村干凈”的轉變。同時,積極打造“一園四片區”的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積極建設“一主(資源循環和特色礦產資源利用產業)兩輔(新材料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的產業體系。
錨定“世界旅游名城”和“沿邊開發開放示范區”目標,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努力打造“無廢景區”,探索“象往版納—納里無廢”旅游新模式,通過打造“無廢”機場—酒店—景區—商場—餐飲的“無廢城市”旅游鏈條,提升游客對“無廢城市”建設的體驗感和知曉度、參與度。以優化產業結構為抓手,實施循環經濟模式,勐海工業園區基本實現100%清潔能源替代和“零”固廢產排,開創了當地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
積極探索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新模式,大理市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互利共贏的洱海流域有機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全產業鏈“順豐洱海”模式,依托云南順豐洱海環保對洱海流域的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餐廚垃圾、廚余剩余物等有機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構建起“1+6+N”發展模式,打造資源化利用全量化的“八大保障體系”和固廢收運全覆蓋的“六類收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