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財政廳、安徽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印發《安徽省重點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暫行)》,進一步規范項目及資金管理,提高項目管理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
《辦法》突出三個方面特點:
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辦法》對項目申報、入庫審查、設計審查、資金下達、項目管理、資金使用、績效管理、項目驗收和后期管護等全流程進一步進行了明確,對職責分工、工作程序、項目實施、監督管理等進行了規范和細化,為高質量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提供了制度保障。
強化項目入庫審查管理。《辦法》明確,各地對所申報項目實施方案進行審核論證后,由省級組織專家進行入庫審查,符合要求的項目納入儲備庫管理。在此基礎上,各地對入庫的項目形成總體設計方案,由省級組織專家評審,擇優確定年度省級財政資金支持項目。
嚴格資金使用和績效管理。《辦法》明確專項資金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行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并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據悉,自2021年起,省財政專門設立了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專項資金,支持各地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及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促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十四五”以來,省財政支持實施了3批次16個重點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1.6億元,省級安排專項資金3.4億元,有力保障了重點區域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項目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