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是工程建設中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但不合理的砂石開發利用會破壞環境、威脅生態安全。地處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北岸、尼洋河下游的林芝市巴宜區,擁有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1條。靚麗的山水是林芝市的名片,豐富的河流給巴宜區帶來了優越的河道砂石資源。
過去,巴宜區有個別采砂業主違法盜采、偷采等現象,加工料場粉塵污染影響空氣質量,河道內亂堆、堆放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群眾意見大、矛盾糾紛突出。近年來,巴宜區依托河湖“清四亂”,對全區河道砂石規范化管理工作進行全面梳理、排查、摸底,找準癥結、摸清短板、標本兼治,積極探索砂石資源規范管理長遠發展之路。
面廣量多向合理規范回歸
巴宜區扎實推進河湖“清四亂”行動,健全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監督管理機制,有效整治河道采砂亂象。堅持依法核查全面清理,把政策法規講明、問題性質講透、任務清單講清,對涉嫌占用河道管理范圍的砂石料場、商砼站、占用河道管理范圍的建筑物、構筑物、堆放的砂石料等進行全面核實清理。堅持綜合施策處置矛盾,通過采取召開座談會、推進會等形式,對積極主動拆除或搬遷且有意愿繼續從事砂石經營的業主,幫助協調拆除恢復和入園整合工作。自巴宜區啟動砂石場整合工作以來,從開始的抵觸僵持到最后的支持配合,采砂業主及時轉變思路、主動配合,拆除工作有序有力推進,至今未發生因拆除工作導致的信訪矛盾糾紛。堅持嚴厲懲治砂石亂象,先后開展了砂石行業專項督查、安全隱患排查,重點排查無環保手續、無防污染設施設備、無污染處理能力的砂石企業,查處河道非法采砂案件2起,處罰款及沒收非法所得10.5萬元,整改問題2處,發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2份。
亂采亂挖向有序經營轉變
人類追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識自古有之。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并不意味著要放棄砂石行業健康發展。巴宜區堅持以河長制為抓手,全力推進砂石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科學規劃“一盤棋”,嚴格遵守生態紅線、飲用水源保護地等硬性前置條件,充分開展地勘調查,積極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科學合理編制《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尼洋河段(2021-2025)河道采砂規劃報告》,明確可采區、禁采區和保留區等具體內容。集中經營“一主體”,啟動河道砂石資源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采取建設綠色建材產業園的方式,把原有12家砂石場納入園區集中統一管理。園區建成后,將更好地整合資源,避免分散的小場對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責任落實“一張網”,巴宜區設縣級河長14名,鄉鎮河長68名,村級河長126名,常態化開展河道巡查,新增交界水域和采砂區域視頻監控12余處,整合部門涉河視頻站點全面接入水利監管平臺,通過“人防+技防”手段,全面規范河道砂石開采行為。
單一監管向模塊管理升級
巴宜區充分發揮河長制的制度優勢,改變過去單一、點狀監管存在的職責缺位問題,劃分砂石管理為“開采—加工—銷售—監管”四大模塊,由河長制辦公室統一調度,建立起全過程、各環節、條塊結合的模塊管理新模式。完善砂石規范化產銷機制,健全存續砂石場噴淋、圍擋、密閉、路面處理等各類環保基礎設施,并按要求辦理環評、臨時生產用水取水等前置手續。由縣級領導牽頭與砂石場協調確定生產與不生產的砂石企業名單,保障市場供應和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僅對現有存量進行加工。補齊管理短板,著力抓好“采、運、銷”三個環節和“采砂業主、采砂機具、堆砂場”三個關鍵要素的監管。
織密砂石資源智慧化監管網絡,在砂石場區內安裝監控系統,組織8名砂石協管員開展不間斷工作巡查,并依托無人機開展監督管理,以航拍形式掌握砂石存量情況,監督砂石企業落實污染防治措施,有效防止盜采亂采、遏制砂石增量。建立健全砂石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投入經費研究制定5處河道采砂點出讓所需的4個前置報告,分別為《實地核查報告》《資源儲量檢測報告》《河道采砂實施方案》和《出讓收益評估報告》,確保砂石資源開發依法依規,促進河砂資源采挖可持續發展。下一步,巴宜區將開展砂石資源統一定價、公共交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