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慶市各級各部門全面開展了非煤礦山風險大診斷、隱患大排查、問題大整治、執法大檢查。其中,重慶彭水縣強力推行“三大機制”,改善非煤礦山“小散低差亂弱”問題。
據悉,彭水縣通過推行首席發言機制,推進非煤礦山規范有序發展。今年來,彭水縣對非煤礦山礦權設置縣應急管理局首席發言否決制度,已否決了6座小型露天礦山的礦權設立。同時,縣應急管理局與規劃、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踏勘了4座普通建筑用砂石露天礦山,重新劃定了礦山范圍。另外,對于長期不進入“三同時”程序的僵尸礦山,縣政府成功收回并有序退出8座礦山礦權,切實解決了資源占用問題。

鼎灃建材采場邊坡地隱患治理前

鼎灃建材采場邊坡地隱患治理后
彭水縣通過深化整合重組,重新規劃了2000畝地建設礦產工業園區,對11座同一礦體的大理石礦山進行整合重組,合并成7座礦山,年產能提高78萬噸,為提升礦山產能貢獻了力量。
為提升礦山安全管理水平,彭水縣推行履職問責機制,每季度組織培訓會,加強礦山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促使關鍵崗位人員盡責盡職。并且,該縣扎實開展重大隱患專項排查整治 2023 行動,聘請專家參與到非煤礦山企業執法檢查,共排查出隱患886條,其中重大隱患86條,對存在問題的礦山和關鍵崗位人員進行了查處和問責。另外,鼎灃建材、寶霸石材、鼎驕礦業等在內的非煤礦山企業,在完成安全隱患自查自糾自改工作的同時,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嚴格執法檢查,落實整改措施,確保問題得到迅速解決。
其中,彭水縣應急管理局在鼎灃建材有限公司檢查出采場邊坡地重大隱患。該公司高度重視,經過專題會議研究,成立了專項治理領導小組和管理機構,投入167萬資金,聘請礦山專業機構進行邊坡治理,經過4個月的努力,該司已按照治理設計施工完畢,切實整改了采場邊坡地質重大風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