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打擊河道非法采砂成效顯著
去年11月27日早上8時許,隨著一聲令下,一個長期盤踞在通城縣“母親河”菖蒲港河的非法采砂點,被通城縣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專班爆破摧毀。
這一執法行動,是湖北省政府主導、水利牽頭、部門聯合的打擊非法采砂專項執法整治行動取得的又一戰果,也是湖北省以霹靂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的一個縮影。
河道采砂管理事關堤防安全、防洪安全、通航安全和生態安全。省水利廳河道采砂管理局堅持政府主導、水利牽頭、部門會同、社會參與的河道采砂管理體制機制,多舉措提升執法隊伍能力建設水平,將河道采砂管理責任制與“河湖長制”有機融合,加強對地方執法監督檢查,建立區域和部門聯動執法協作平臺,制定并施行砂管執法“旬查”制度,高壓嚴打常態化同時疏堵結合,河道采砂管理取得明顯成效。
2017年以來,湖北省水利廳開展獨立巡查暗訪30次,湖北省內沿長江7市共出動執法艇2868艘次,車巡 6048車次,人員34962人次,組織聯合執法513次,查獲違法采(運)砂船數量472艘,拆除和沒收違法采砂機具126臺套,保持了對非法采砂的高壓嚴打態勢。
而自2016年底“兩高”非法采砂相關司法解釋出臺以來,湖北省已經或正在辦理的非法采砂入刑案件18起,其中長江干流10起,中小河流8起,4起已經宣判,極大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社會反響強烈。
在嚴打的同時,堅持疏堵結合。協助水利部制定《湖北省長江中游干流河道采砂規劃實施方案(2016~2020年)》并印發施行;依法組織編制漢江及東荊河、荊南四河等河道采砂規劃;督促各地認真編制、嚴格執行河道采砂規劃,依法依規辦理河道采砂許可,維護了全省河道采砂管理秩序穩定可控。
湖南攸縣開展河道采砂打非治違聯合執法行動
1月18日,攸縣組織水利、國土、環保、安監、公安、拆違大隊等部門以及相關鎮、街道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在攸縣各河道流域打擊非法采砂行為,進一步加強境內河道采砂管理,維護河道泄洪安全,恢復被采砂破壞的河道沿岸生態環境面貌。

在網嶺鎮江塘村的沙河河段,村民易某購置的兩條采砂船長期在河里非法采砂,對沙河河道造成破壞,一眼望去,兩岸的河堤已經崩塌,嚴重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攸縣水利局河道管理站副站長周攀峰說:他們在這里非法采砂有兩年多了,對河道破壞很大,一定要取締。

為了徹底取締易某的非法采砂行為,聯合執法人員叫來大型機械把采砂船牽引到岸邊進行拆除,徹底消除非法采砂作業的生產能力。執法人員還乘坐快艇在河道里進行巡查,發現隱藏在偏僻河段的非法采砂船馬上登船執法打擊。
打擊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治理是攸縣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當天,聯合執法人員在網嶺鎮沙河流域共搗毀非法采砂點7處。此次攸縣河道采砂打非治違聯合執法行動為期一周,將徹底取締攸縣各河道的非法采砂行為。
江蘇東海重拳出擊整治非法采砂洗砂
東海縣采砂洗砂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后,縣水務、國土、供電等相關部門和各鄉鎮(場、街道)密切配合,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專項整治工作。日前在石湖鄉一洗砂場看到,洗砂的電機已由砂場業主自行拆除,設備也已吊裝拆除,另一洗砂點也在自行拆除電機,機械設備正在切割拆除。
去年以來,東海縣非法采砂洗砂行為形勢嚴峻,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和怨點。經前期排查,東海縣共有各類洗砂場267家,分布在17個鄉鎮(場、街道)。為有效遏制東海縣非法采砂洗砂問題,切實保護生態環境,東海縣政府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行動方案,按照“政府主導、屬地負責、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督促各非法采砂、洗砂生產點自行停止生產,拆除設備。對拒不關停的非法采砂洗砂場,嚴格按照“拆除供水供電設備、查封生產設備、清除違章建筑”的要求,進行強制拆除和關停。
東海縣水務部門第一時間召開打擊非法采砂洗砂專項工作會議,要求水政大隊及各基層單位嚴格落實東海縣政府關于整治非法采砂洗砂加工點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加大巡查,強化執法,迅速行動,確保發現一起,打擊一起。各鄉鎮(場、街道)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第一時間進行部署,組織水務、國土、公安、農電等相關站所及各村村干部,對轄區內非法洗砂場進行聯合執法,關停取締通知書送達并由砂場負責人簽字。為防止偷洗,有關鄉鎮還采取安排專人進行全天候監管,防止死灰復燃,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據統計,目前已自行拆除16家、關停67家,下一步將密切配合有關鄉鎮(場、街道),發現一家查處一家,確保1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工作。同時保持高壓態勢,形成環境保護的長效監管機制。”縣水務局局長尹蘭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