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接到群眾舉報,稱早先因環保要求和經濟原因等停產的浮山最大的鐵礦——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二峰山鐵礦,偷偷復產了!不僅如此,浮山很多民營鐵礦都在生產。
據舉報群眾說,這些生產的鐵礦,現場有挖機作業,塵土飛揚,無任何環保措施。拉礦石的貨車也并未按規定采取遮蓋、灑水等防范揚塵的措施。
接到舉報后,記者驅車來到臨鋼二峰山鐵礦附近,進行了實地探訪。
12月19日,有群眾舉報稱,東張鄉臨汾鋼鐵有限公司二峰山鐵礦某坑口未經許可私自復產,現場有挖機作業,并且有拉礦車出入。

20日下午,記者趕赴現場進行調查。
記者到達臨鋼鐵二峰山鐵礦坑口附近時,發現這里有拉礦的貨車不時經過。記者下車查看,有一輛小轎車從旁邊路過,司機放慢車速,打開車窗警覺地看著記者。
站在臨鋼二峰山鐵礦坑口上,可以看到下方礦坑有一些挖機在作業,現場無任何環保措施,挖機帶起很多塵土,往來的貨車也沒有按規定采取灑水、遮蓋等措施,駕駛作業車輛的司機也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
正在生產的鐵礦,是否為舉報人所稱的臨鋼二峰山鐵礦呢?
記者隨后下到坑底,發現正在開采作業的是浮山縣延義礦業有限公司的礦坑。就在今年9月,該礦因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浮山縣環保局剛剛對該礦下達了一份行政處罰決定。而從此刻外面的生產情景來看,處罰未必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
那么,舉報人所稱的臨鋼二峰山鐵礦是否在生產?記者帶著問題來到浮山縣安監局。
在浮山縣安監局,該局一名工作人員看到記者,表現出十分警覺的樣子,把記者帶到了辦公室。
記者問及浮山縣鐵礦目前的生產經營狀況,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說,該縣鐵礦一直處于停產狀態。記者又問及臨鋼二峰山鐵礦是否復產,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只是辦公室人員,不管業務,并不知情,需要請示分管領導。
記者要求見分管領導,該名工作人員又表示,分管領導下鄉扶貧未歸,且記者到訪時已經是下午五點三十五分,“領導下班了”。記者質疑不到六點就下班這一說法,該工作人員又改口說,是扶貧太晚,回不來。
在記者要求下,該名工作人員撥通了安監局黨組成員李杰的電話。
安監局李杰在電話中指示該名工作人員留下記者的聯系方式及所有文字材料,至于臨鋼二峰山鐵礦是否存在偷偷復產情況,或者是有文件允許復產,待他們核實后再給記者答復。
記者又提出查看該縣安監局允許部分鐵礦復產的通知,該名工作人員表示,“管文件的也扶貧去了,這會兒也下班了。”記者再一次提出還不到六點,于是該工作人員表示要去給記者找一下。
等待約十分鐘后,該名工作人員歸來,答復說管文件的人不在,拿不到。只能請記者第二天來。記者進一步提出,安監局這里是否應該掌握這些鐵礦停產復產的情況,該工作人員答復稱,應該掌握,但是看不到文件,具體也不清楚。并稱,如果文件規定停產,那么這種偷采行為就是違法的,這一塊工作建議記者聯系縣國土資源局。
記者從浮山縣安監局出來后,撥通了浮山縣國土局局長王曉東的電話,問及浮山的鐵礦是否都停產了,王局長堅定答復稱:都停了!
記者又問,二峰山鐵礦是否在生產,王局長問記者是否指臨鋼二峰山鐵礦?得到肯定答復后,王局長稱不應該是復產狀態,所有鐵礦都停了。
當晚,記者從浮山縣離開時,經過張家坡一處礦坑,發現有不少貨車在一處礦坑門口等待。礦廠里面挖機轟鳴聲不斷,貨車、皮卡車、工作人員頻繁出入,熱鬧非凡。
12月21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浮山縣,就臨鋼二峰山鐵礦是否存在私自復產一事進行調查。
根據舉報人提供的線索,記者先來到了該縣東張鄉木瓜溝村。
在該村內一處選礦廠,記者看到,門前停著不少等待拉礦的貨車,司機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聊天。記者上前詢問該選礦廠是什么名字,一位司機反問記者干嘛,記者以要買礦為由進一步詢問,該名司機答復稱,選礦廠是個人的,買礦要到礦上去,這里不賣。隨即給記者指明了到礦區的路。
按照該名司機指的路,記者來到距選礦廠約2公里處的一處礦坑。記者向附近小賣部老板了解得知,此處礦坑所屬企業為浮山縣科海鐵礦,目前這在正常生產。就在今年8月,該礦剛因涉嫌瞞報死人事故而被安監局調查。調查結果尚未出爐,該礦已經恢復了正常生產。
記者詢問買礦該找哪兒,老板警覺地看著記者,沉默了幾秒鐘回答,買礦要找離這兒幾公里的科海自營選礦廠,現在礦區不賣鐵礦,都是拉到選礦廠加工成礦粉出售,他還壓低聲音說,“現在這個形勢,你買不下礦”。
在科海的采礦區外記者看到,這里不時有滿載礦石的貨車開出來,有趣的事,這些貨車大多看不清車牌照,或者干脆沒有車牌。
記者尾隨其中一輛貨車,又來到了20日晚上經過的張家坡那處礦坑。記者發現,前天晚上還熱鬧非凡的礦坑,白天居然悄無人煙。除了停著六、七輛大貨車和幾臺挖機外,礦區內根本看不到人。
記者在礦區內等了約五分鐘,從一輛貨車上下來一位司機,朝記者的車張望。記者上前詢問這里是哪兒的礦,是否在生產,司機停頓了幾秒鐘后回答,這是個人的礦,沒有生產。記者又問,哪兒能買到礦石?司機也回答,礦石不賣了,現在都賣礦粉。
記者離開時,看到這處礦區門前的房子上有“臨汾寶騰建設工地項目部”字樣,通過工商局網站查詢,發現系統里并沒有登記“臨汾寶騰”這樣一家公司。
從該礦區離開,記者再一次來到浮山縣安監局,局長仍然不在,據稱“上山檢查了”,一位呂姓工作人員接待了記者。
就記者前一日提出的查看臨鋼二峰山鐵礦停產手續的事宜,該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了一份該縣安監局于2015年出具的同意臨鋼二峰山鐵礦停產的文件和相關批文,記者提出要拍照,該名工作人員拒絕了記者,并稱“如需相關資料,可以找縣新聞中心要”。
問及科海、延義等鐵礦目前生產經營鐵礦情況,以及查詢安全生產許可證,該名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都有文件,但不能直接提供給記者。并稱科海礦業已于2015年被整合到宏龍礦業旗下,現在該礦已由生產礦改為了基建礦。記者追問按規定基建礦是否不應該出售礦石產品,呂姓工作人員稱,“怎么不賣呢?要賣,不然巷道里挖出來那么多礦咋辦?總不能扔了吧?”
然而,記者此前從省國土廳了解到,所謂基建礦,手續均未齊備,按照規定并不能進行生產。顯然,科海進行生產、銷售礦石這一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此外,從工商局網站上查詢了科海鐵礦的信息,系統顯示,科海公司已經注銷,宏龍公司則于2015年7月完成了股權變更,但相關數據顯示,變更前后,宏龍公司的股東均為王凱和衛紅強,從手續上看似乎并非“整合”。
記者再問及今年涉嫌瞞報事故的浮山科海鐵礦的處理結果是否出臺,該工作人員稱對此事并不知情,但是如果有的話,應該有處理結果,可以幫記者查詢,但仍不能直接將結果提供給記者。
記者最后再次提出要求聯系安監局長,該名工作人員表示,局長不在,不能電話聯系,要聯系只能通過縣新聞中心。
21日中午,記者離開浮山縣安監局,看到該局樓道里懸掛的“安全隱患風險大排查大整治對賬銷號表”上,登記的內容還為今年6月的信息。記者問及公示牌上為何還是舊信息,該局辦公室人員顯得有些尷尬。而按照國家安監總局下半年安全生產大檢查的要求,目前正值收尾關鍵期,公示牌怎能做做樣子就算了?
截至記者發稿前,浮山縣安監局和新聞中心并未向記者提供任何相關資料。
針對該縣是否存在鐵礦私自復產行為,正在生產的鐵礦是否有違規行為,該縣安監部門是否存在監管不力等問題,記者還將進一步調查。
記者追問——
一、領導不在,一問三不知,安監局干啥吃的?
記者此前采訪時從浮山縣政府及縣新聞中心獲悉,按照該縣環保、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要求,浮山縣鐵礦一直處于停產狀態,這一消息也得到了該縣國土局長證實,卻為何得不到該縣安監局負責人的確認?浮山二峰山鐵礦到底停沒停產?為何需要“進一步核實”才能確認?難道安監部門負責人對自己日常工作還要“核實”?
此外,作為基建礦,私自銷售礦石,安監部門竟然稱“不賣難道扔了”,作為監管部門,說出這番話實屬可笑。
至于此前該縣發生的瞞報礦難事故的事件,時隔幾個月,仍然沒有對外公布調查處理結果。
日常工作不了解,違規行為不監管,事故處理不到位,安監部門到底干啥吃的?
二、扶貧大于一切?
記者在安監局采訪,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反復提及“領導扶貧去了,不在。”并且還不到下班時間,領導就“因扶貧提前下班了”。該工作人員還稱“扶貧,你也知道的”。當前脫貧攻堅無疑是重點工作,但因扶貧工作耽誤本單位日常工作,是否本末倒置?很難說不是。
三、工作推來推去,誰在“打太極”?
20日趕赴安監局采訪前,記者到縣新聞中心進行備案,并請新聞中心配合采訪,但被該單位負責人以“不方便出面”為由拒絕。
21日在縣安監局,記者提出查看相關資料,并且要求安監部門派員陪同去舉報人指明的幾處礦區查看,但被工作人員以“資料不方便直接提供給記者,陪同采訪需要找縣新聞中心”為由再一次拒絕。
21日中午,記者再次聯系該縣新聞中心,請其幫忙協調安排查詢相關資料事宜,但再次被該縣新聞中心主任以“不方便提供,這件事由安監局負責,與新聞中心沒關系”為由推脫。
正常采訪,到底該找哪個部門?究竟誰來負責提供這份資料?安監局和新聞中心到底誰在“打太極”? 恐怕推脫的背后還有其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