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情況的報告提交大會審議。記者了解到,重慶市38個區縣(自治縣)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已實現鎮級全覆蓋,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據介紹,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市人大常委會于今年6月至7月,對我市貫徹實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防治法”)的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
報告指出,今年,重慶市在渝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示范建設工作。目前,正在編制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計劃對主城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繼續鼓勵和引導居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同時,市還在積極推進生活垃圾收運系統清潔工程,升級改造垃圾前端收集和一次轉運系統,針對垃圾運輸車輛“跑冒滴漏”問題,督促各區縣(自治縣)加快實現垃圾密閉運輸。
而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則積極推進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通過稅收補助、政策優惠等手段,采取爐渣取代河沙、碎石等傳統骨料,全部用于建筑材料生產的方式,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據了解,目前,我市的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大宗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已達到84%。
報告提出,在此次執法檢查中,發現對貫徹實施防治法的重要性、艱巨性認識不足、固體廢物相關法律法規滯后于實際管理需求等問題。對此,執法檢查組建議,在加強宣傳培訓,提高全民意識的同時,盡快修訂法律,增強其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