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甘肅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蘭州市政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全市全域無垃圾三年專項治理行動。11月8日,記者從蘭州市城管委獲悉,結合蘭州實際,蘭州市制定了《全市全域無垃圾三年專項治理行動方案》,將蘭州市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計劃及目標具體化,并成立了全市全域無垃圾三年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
實現五大治理目標建設宜居新蘭州
《方案》明確指出,蘭州市將用三年的時間開展全市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行動,不斷完善垃圾處理設施設備和垃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建立健全垃圾治理的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垃圾處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強全民環保意識,提升城鄉社會文明程度,實現五大治理目標,努力建設山川秀美、環境整潔、生態宜居的新蘭州。
●陳年垃圾得到全面清理,新增垃圾得到規范處理,城鄉無非正規垃圾堆放點,視野之內(村鎮周邊、交通沿線、景區周圍)無垃圾。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排水管網統籌建設、協調運行,村莊建立起或集中或分散的污水處理系統。
●農村生產和生活區域盡量分開,抓好改路、改房、改水、改廁、改圈等“五改”工作,實現住安全房、喝干凈水、走平坦路。城鄉建筑材料和生產生活資料有序堆放,實現環境整潔。
●切實解決城鎮停車難、車輛亂停放及“馬路市場”、“小廣告”等問題,修整改造老舊失管小區、背街小巷,清理亂搭亂建,拆除占綠、毀綠的違章建筑。
●結合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開展市容村貌整治,根據自然條件、地形地貌、歷史傳統、風俗習慣,禁砍樹、慎挖山、不填湖、少拆房,進行量身定制式的綠化、美化、亮化,做到形神兼備。
全面清除陳年垃圾制定垃圾分類激勵措施
記者注意到,《方案》要求各責任單位要在全面排查陳年垃圾堆棄情況的基礎上,在規定時限內,全面清除全市范圍內陳年垃圾,達到視野之內無垃圾堆積的要求。
全域無垃圾,離不開垃圾處理設施?!斗桨浮访鞔_,要建設并完善垃圾處理設施。按照全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加快垃圾處理設施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立項、建設用地、環境影響評價、初步設計等環節的審批速度,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用地應納入當地土地供應計劃優先安排。近郊四區生活垃圾嚴格落實不落地收集運輸要求,密閉運輸至中鋪子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遠郊區縣按照垃圾分布情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選擇無二次污染的垃圾處理工藝,建設無害化垃圾處理設施。持續推進近郊四區生活垃圾不落地收運工程。不斷擴大定時定點、入院入小區收集范圍,實現不落地收運全覆蓋。健全完善農村垃圾收集和運輸體系。按照距離遠近和采用的垃圾收集處理模式、經濟條件,合理配置不同類型的垃圾收運車輛,做到城鄉垃圾收集運輸全覆蓋。
推行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實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法”,逐步完善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加快垃圾分類處理處置設施建設,規范處理有害垃圾,提高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水平。制定群眾樂于接受、便于實施、易于監督的垃圾分類激勵措施,引導群眾形成垃圾分類意識、養成良好的分類習慣。引入市場機制,建立與垃圾分類相適應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著力推動物資回收企業完善業務網絡,積極開展可回收廢舊商品的收購業務,有條件的區縣可以采用設立獎勵基金等制度,用于獎勵或補助廢舊商品回收企業。

同時,以人口密集區域、景點景區為重點,加快公共停車場及路外停車泊位建設,切實解決停車難問題。取締有礙交通、影響市容的“馬路市場”,打擊非法張貼噴涂“小廣告”行為。
三年專項治理要讓蘭州全域無垃圾
《方案》明確了蘭州市全域無垃圾三年專項治理行動,從現在起到2020年3月的階段目標。
●2017年12月底,全面完成城鄉陳年垃圾清理。所有鄉鎮、村莊的保潔員全部配備到位并正常開展清掃保潔工作。以區縣為單位確定不同區域的垃圾處理模式,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垃圾處理設施和收運系統建設規劃,落實具體項目布局和籌措資金,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徹底整治城鎮車輛亂停放及“馬路市場”、“小廣告”等問題。徹底清理亂搭亂建,拆除占綠、毀綠的違章建筑。所有村莊人畜分離,建筑材料和生產生活資料有序堆放。
●2018年12月底,公共停車場及路外停車泊位建設到位,切實解決城鎮停車難的問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排水管網統籌建設、協調運行,村莊建立起或集中或分散的污水處理系統。老舊失管小區、背街小巷完成修整改造。
●2019年6月底,全市所有鄉鎮垃圾轉運場(站)、村莊垃圾收集點、收集車輛、無害化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100%。所有村莊的垃圾得到有效處理;在區縣、鄉鎮、村分別建設符合本地實際的城鄉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理設施網絡,初步形成可行、有效、穩定的村莊保潔管理機制;農村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3%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3%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農村地區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利用處置率達到95%。各區縣完成城鎮、村莊風貌整治任務。
●2019年8月底—2019年11月,市政府組織對各區縣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進行驗收,整改存在的問題,未通過驗收的區縣完成整改達到驗收標準。
●2019年11月—2020年3月底,迎接甘肅省政府組織的各市州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驗收。
●2020年4月—2020年6月底,對全市全域無垃圾三年專項治理行動進行全面總結。
相關新聞
全域無垃圾 蘭州在行動
蘭州市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全面督查
為及時掌握各區縣、各部門在蘭州市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中工作進展情況、存在的困難和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11月8日上午,甘肅省建設廳、蘭州市政府、市城管委、市環保局等部門組成的督查組,先后到皋蘭中鋪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安寧區西北出入口、德龍建筑垃圾廠、皋蘭縣九合鎮、西固區西出口五個區域,實地查看了各縣區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開展情況,并對下一步環衛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城鄉環境治理、農村區域環境衛生工作方面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標和要求。
從今年開始,市、區縣財政列支農村保潔專項資金
甘肅省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啟動以來,蘭州市認真制定了治理實施方案,提出了蘭州市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的目標要求、重點任務、組織領導、責任分工及保障措施,確定了治理工作的時間路線圖。各區縣也普遍制定了工作方案。同時,采取多種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宣傳垃圾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標準制度,反復宣傳垃圾收運、處理的意義和相關要求,營造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的良好氛圍。頒布實施了蘭州市《城市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建筑垃圾管理辦法》、《餐廚垃圾集中處置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規章;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不落地”收運、無害化處理及城區建筑、餐廚垃圾全收運、資源化處理運行管理機制和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集中收運處理的管理模式。
同時,從2017年開始,市、區縣財政分別按人均10元、10—30元標準列支農村保潔專項資金。
兩種模式收集垃圾,讓城區生活垃圾“不落地”
記者從蘭州市城管委了解到,通過對生活、建筑、餐廚及農村垃圾加強規范管理,對陳年垃圾加速清理清運,蘭州市城鄉環境明顯改觀。
開展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以來,蘭州市在主城區持續推進生活垃圾不落地收運體系建設,按照密閉運輸、日產日清的要求,采取“巡回”、“直收”兩種模式收集垃圾,每天至少3次“巡回”收運主次干道沿街商戶和果皮箱內的生活垃圾。投入224臺垃圾壓縮車深入居民小區、院落收集生活垃圾,69臺垃圾壓縮車在131條收集線路上定時定點收集車輛無法進入小區的垃圾,城區主次干道區域的生活垃圾已實現“不落地”收集、日產日清;通過垃圾收集車直接運輸或28座中轉站轉運,將生活垃圾運至中鋪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西固區金溝垃圾場實施無害化處理,城區生活垃圾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
在當日的督查中,蘭州市中鋪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垃圾焚燒處理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對垃圾的高效集中處理,而且能夠利用垃圾進行焚燒發電,變廢為寶。“目前,我們一期工程已經建成投運,日處理2000噸生活垃圾,主要解決和處理蘭州市近郊四區(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全部生活垃圾,將蘭州市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二期工程正在籌建中,擬增加日處理垃圾量1000噸,最終達到日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的目標,從根本上消化蘭州市近郊四區的全部生活垃圾,徹底解決蘭州市現今垃圾圍城的緊迫狀況。

城區餐廚垃圾,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
要想做到全域無垃圾,必須要集中收運、處理城區餐飲企業的餐廚垃圾。據了解,蘭州市目前已建成覆蓋近郊四區的餐廚垃圾收運系統,設置收運路線80條,配置專用收運車輛60臺,每天3個時段上門收集餐廚垃圾,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餐廚垃圾綜合處理廠日處理餐廚垃圾300噸,實現了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同時,規范化收運城區建筑垃圾。對800余臺渣土運輸車輛、運輸路線、運輸時間和消納場地的加強規范管理,從源頭、運輸、處置三個環節全程監管建筑垃圾。建成、投運蘭州市建筑垃圾綜合處理項目,主要生產建筑用再生骨粒(砂石粒)和超細微粉,日處理建筑垃圾達5500噸。
與城區不同,蘭州市推行農村垃圾“村收鎮運”模式。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收集處理模式,督促各區縣完善農村垃圾設施建設,修建垃圾池、垃圾填埋場,配備垃圾桶。全市鄉鎮垃圾收運車輛覆蓋率已達60%,60%的村莊垃圾得到填埋治理。
來自蘭州市城管委的數據顯示,在全面清理陳年垃圾方面,目前已清理城市主次干道、物業小區、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等區域堆存點3萬余個,清理垃圾7.59萬多噸。清理河洪道、城市六大出入口沿線的陳年垃圾約1200噸。督促遠郊區縣清理陳年垃圾10萬多噸。